2008年3月14日星期五

评阿都拉政绩平平无奇 《时代》周刊专文还原

【本刊庄迪澎撰述】最新一期亚洲版《时代》周刊被抽掉的两页马来西亚选情专文形容国阵兼巫统主席主席阿都拉巴达威只是“侥幸出线的首相”,引述一名经济学家评论阿都拉的表现“平平无奇,不了解未来”;此外,一名回教党支持者更非议阿都拉虽然出身良好回教徒家庭,却没让自己的妻子戴头巾。

这篇专文刊于最新一期(3月10日)《时代》周刊(Time)的第28页和29页,文长约1237字,由汉娜(Hannah Beech)撰述、驻隆通讯员巴达兰(Baradan Kuppusamy)采访。

《时代》周刊在目录以《选票定位》(Poll Positioning)为题标示上述专文,不过翻开第28页时,左上角是阿都拉巴达威演讲的照片,照片下端打上文章标题《滑落的期待》(Lowered Expectations),而题目下面突出引文写道:“阿都拉巴达威肯定会再赢得选举,但他不是这个国家曾经期待的人。”

国安部出版与可兰经文本管制组前天(3月11日)向《独立新闻在线》证实,由于这篇文章抨击阿都拉巴达威的政绩、阿都拉的私生活和首相夫人珍阿都拉(Jeane Abdullah)的打扮等“敏感内容”,因此该部门勒令《时代》抽掉;而且由于文章恰好在杂志中间对开版,因此牵连其他两页的内容也被抽起。【点击:专文评论首相政绩私生活《时代》周刊四页被抽起】

为了满足读者的知情权,《独立新闻在线》全文翻译上述文章如下:

《滑落的期待》全文

克林顿来自一个称为“希望”(Hope)的小城镇。毛(泽东)主席从以辣椒为主食的韶山村异军突起,这个地方的整个经济体系如今仰赖促销这位韶山之子。因此,马来西亚首相阿都拉巴达威的家乡――甲抛峇底(Kapala Batas)这个乡镇,也能有一点启发性的思考。甲抛峇底位于西马槟州,在当地人眼中,领导国阵参加3月8日全国大选的阿都拉巴达威就像个慈祥的叔伯;不过,他们真正尊敬的,看来是其父亲和祖父,这两人都是德高望重的回教神职人员。

镇上其中一项主要街道就是以阿都拉的父亲阿末巴达威(Ahmad Badawi)命名,一位名叫依布拉欣安华(Ibrahim Anwar)的烧鱼小贩,在阿末巴达威路附近应付着午餐时间的繁忙,被问到为什么打算投票给阿都拉时,愣住了;依布拉欣停下手上的活,想了想这个问题,好几分钟后的思考后,他终于回答说:“嗯,他来自一个良好家庭,所以我们喜欢他,投他的票。”虽然阿都拉没有激发多少热情,即使是在他自己的家乡,但三月的大选几乎可以肯定,让他再执政五年。马来西亚也许是个民主国家,但却是一个自独立以来国民阵线(国阵)就从不间断统治的民主国家。选区结构确保农村中心地带选民(国阵最强力的支持者)的选票比城市地区(在野党的据点)选民的选票更有威力。这种偏差的制度解释了为何国阵在2004年(全国大选)获得64%的选票,却能掌握90%的国会议席。

在50年间,马来西亚却只有五个首相,他们都是主宰国阵的马来人政党巫统的领导人。新闻网站《当今大马》(Malaysiakini.com)总编辑颜重庆说:“马来西亚是个高度被控制的国家,我们受制于阿都拉,是因为主仆政治(patronage politics)的性质,以及他掌握的职位有莫大的权力。”
尽管马来西亚已有精心设计好的政治制度,阿都拉却可说是个侥幸出线的首相。他的铁腕前任者马哈迪治国22年,在2003年钦点阿都拉为接班人之前,除掉了三个有潜能的政治继承人。他有马哈迪所没有的一切:和蔼可亲、谨慎、没有威胁力。由于马哈迪的一些最亲密同伙卷入一连串的贪腐丑闻,令阿都拉被视为“廉洁先生”(Mr. Clean)。

阿都拉不了解未来

然而,许多马来西亚人看到了,现年68岁的阿都拉只是一个过渡性人物,直到巫统物色到更有远见的替代者为止。今年一月,马哈迪甚至声称,他钦点阿都拉当首相的附带条件是阿都拉只做一届而已――不过,阿都拉否认他和马哈迪有此协议。阿都拉坚定许诺任内要肃贪及加强公民自由,这个誓言讨取了马来西亚选民的欢心,所以在2004年的大选,阿都拉就任首相还不及五个月,国阵赢得了有史以来最强有力的委托。不过,胜利的欢愉并没有持续下去。阿都拉面对一切批评,包括恢复马哈迪推展的一些奢侈巨型工程,以及让他自己放松的新闻自由开倒车。与此同时,他身为折中人选的古板形象困扰着他。吉隆坡一名经济学家汀马立肯(Din Merican)说:“他的表现令人失望,平平无奇。他无法把握细节,也不了解未来。”国阵的前景并不如它们所希望的那样光明。虽然这个执政联盟是由十多个以族群为基础的政党组成,但是华人和印度人这两个少数族群现在更大声的抱怨政府的歧视;尤其是许多非回教徒认为,要自由地信奉自己的宗教信仰越来越难了。族群和宗教之间的紧张关已变得如此恶劣,即使是阿都拉也承认国阵不会获得2004年般的压倒性胜利。更为复杂的问题是物价高扬,令习惯了在资源丰富的家园过丰衣足食生活的马来西亚人震惊。一名足以挑战阿都拉的在野党候选人不会参加3月8日的大选。安华依布拉欣一名慷慨激昂的演说家,他可以吸引数以万计的人潮;这名前副首相曾因渎职罪被判监六年,但人权工作者认为那是出自政治动机的罪名。他凭着个人魅力领导人民公正党,而这个政党的族群多样性在马来西亚政治里少见。不过,安华由于曾被监禁的缘故,五年不能从政;此禁期将在四月期满。由于阿都拉可以在未来15个月内的任何时刻举行大选,因此他所选定的选举日子(3月8日)令许多马来西亚人认为他是故意让某个前副首相不能参选。阿都拉坚持说,他已经“完全忘记”安华,选择以推介好几个他说能改变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经济走廊”以勾画远景(其中一个走廊恰好贯穿阿都拉的家乡甲抛峇底)。这名首相以农村收入增加证明其经济政策奏效。由于农村是国阵的核心选区,安抚农民尤其重要。即使在城市地区,阿都拉久负盛名的温和其实是可以帮助他。在野民主行动党的选举策略顾问刘镇东说:“没有人讨厌他,所以很难动员反对他。”

“他没让妻子戴头巾”

不说,阿都拉的批评者并非没有批评他。他们说,是的,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但是生活费(特别是在城市地区)却提高了。此外,美国经济衰退可能破坏马来西亚的出口导向经济体系。与此同时,华人和印度人都讲出他们对国家扶弱行动(affirmative action)在各方各面――包括教育乃至政府合约的授给――都只利惠马来人。印度人是马来西亚最贫困的族群,是如此沮丧以致在数月前成千上万集结在吉隆坡游行。甲抛峇底的一名印度人胶工克里斯南(M. Krishnan)说:“我们尊重(国阵)已有相当长时间,但他们完全没有帮助我们,所以现在我们需要改变,来场抗争。”不过,在马来西亚选民中,印度人比例不及10%。在野党若要大胜,必须吸引更多的马来人和华人。在历届选举,在野的回教党的成功地刻画了其宗教价值观念有助于遏制增高的犯罪率和滥用毒品。早在2004年,有30%的甲抛峇底选民实际上投选了回教党国会议席候选人,而不是阿都拉(在回教党和巫统完全决裂之前,阿都拉的父亲曾是回教党青年团领导人)。在这个选举季节,回教党的绿白色党旗挂满整个甲抛峇底。

甲抛峇底巴西革步村(Pasir Gebu)的一名杂货店老板法兹达鲁斯(Fadzil Darus)说:“阿都拉可能来自一个好的回教徒家庭,但他没让他的妻子戴头巾。”法兹打算投选回教党。 还有,即使是回教党的甲抛峇底国会议席候选人苏比(Subri Arshad)也不相信自己能撼倒阿都拉,他只希望能降低阿都拉胜选的多数票。然而如果甲抛峇底商人李培杰(Lee Peir Jye)的态度可作指标的话,阿都拉已不大需要关注这问题;这名手机店老板说:“无论是阿都拉或其他人都好,只要我们支持政府,就会有稳定,那就是良好的营商环境。”这不是家乡响亮的支持,却是马来西亚的侥幸出线的首相所亟需的一切。

英文原文:Lowered Expectations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