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3日星期三

绿色清明节

作者/蔡镇聪专栏 Apr 13, 2011 11:44:51 am

【平民不凡/蔡镇聪专栏】清明节祭拜是华人的传统习俗。上坟祭祖乃是后辈对先人的景仰与怀念之情。来到墓碑前,理应心绪平静,寄托哀思,可在墓地的祭祀活动,却是与之形成对比。大量的焚烧纸扎祭品纸钱造成纸灰漫天,空气污染;夺框而出的眼泪,并不是因为悼念先人的伤感,而是令眼睛难受的焚烧烟雾所造成。

有人认为,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习俗,后人得照样行之,不应胡来胡搞。但讽刺的是,先人活着时都还没有手机电脑,何来信用卡国际名牌包包,更没有i-pod或i-phone; 焚烧此类的纸扎祭品可说是糟蹋传统节日。我以为,这种种迷信习俗实为落后之举,还浪费资源造成环境污染,难到非要如此才算是尽孝吗?

焚烧祭品已属落伍

追根究底,马来西亚华人祖先源自中国。如今,中国人已抛开封建迷信,开展了“文明拜祭 ,绿色清明”的文明思想,提倡低碳清明,劝阻焚烧拜祭等不环保的祭祀行为。现在,植树祭祀,鲜花祭奠和网上祭奠是那些有孝心并且有创意的中国人所提倡的,焚烧拜祭已渐渐地沦落为不文明之陋习。

笔者认为,比起鲜花或网上祭奠,植树可说是既低碳环保,又可促进亲情的积极祭祀方式。鲜花祭表面上虽似低碳,但一旦本土鲜花供应不足,而需引入外地资源时,背后的运输活动及资本主义式的大量生产,就有若换汤不换药。

在这网际网络当道的时代,网上祭奠可被视为新潮前卫的方法。可惜网络所带来的便利,给了人类惰性一个藉口。到时传统节日,将会是何等可悲冷清,大家都在家各扫各的网上墓,人类之间的亲情联系就全阻隔于这道无形的网墙。反之,植树不止环保低碳,还更胜一筹,有助于减碳。

清明时一家大小来到墓碑前拜祭后,同心协力地把树种好,如此温馨并环保的场面,定能告慰祖先在天之灵。清明节除了悼念先人,其实也可以是一家人回馈社会的好时机。趁着假日,全家人可以结伴到老人院或孤儿院当义工,为那些较不幸并且还活着的一群服务,带给他们一些温暖。比起焚烧纸扎祭品,此类活动更可体现出孝道,并且还可以为先人积些阴德,可谓一举两得。

不焚烧就是不孝?

当然,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可以先从减少起步。台湾有关当局就为了响应节能减碳而大力推广纸钱集中焚烧,并免费提供纸钱集中袋,以集中焚烧的方式来减少空气污染。除此之外,简单的祭祖卡也被用来取代一箩箩的纸钱及纸扎祭品,非常有效地减少了纸质焚烧量。

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则与与林业局携手倡导“绿色清明,文明祭祀”,以献一束花、进一杯酒、植一棵树的方式来寄托哀思,并鼓励后人以叙述的方式来回忆先人的养育之恩,以环保健康的方式来祭拜先人。

其实,我国的一些墓园管理单位已经提倡低碳的祭拜方式已好一段时间,祭拜者被禁止在墓园范围内焚烧纸质祭品,只被允许烧香祭拜。虽然如此,仍然有很多孝子都选择依据长辈的训导仍然焚烧祭品,以求个心安理得。因传统习俗捆绑,有些孝子还是担心祖先会因没有焚烧纸扎祭品而不得安宁。如果根据轮回之说,因果报应之理,往生的先人都已从这个污秽的世界,被引渡到清净的极乐世界去了;又或者已投胎做人。那么试问那些纸钱与纸扎祭品是要烧给谁呢?难道大家都希望祖先永远都待在地狱里而不得往生极乐或转世为人吗?这就叫孝道?华人真的是莫名其妙。

尽管日新月异,时代变迁,炎黄子孙们还是一直保留着清明祭祖,悼念祖先的传统习俗。在环保课题越来越被重视的此刻,祭奠方式将会是争议的课题。中国已开始接受了如此的文明方式来缅怀先人,而我们这些所谓的马来西亚华人何时才会理性的接受如此高文明程度的祭扫呢?希望此概念可在毫无政治渲染的情况发扬宣传,把清明节塑造成文明健康并富教育性的节日。

蔡镇聪为理科大学海洋科学研究生。

没有评论: